我是2023年通过注册规划师考试的考生。之所以写下这篇文章,是因为最近有不少朋友向我询问备考方法和学习经验。希望我这几年的备考过程能给你一些参考和帮助。
我是在毕业两年后具备考试资格的,但因为北京有两年因疫情取消考试,最终是在工作第五年才参加考试。正因为有一定的项目经验,我的实务基础还算不错。但有基础不代表可以盲目备考,科学的方法加上坚定的执行力,才是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
一、时间安排:长期作战,稳扎稳打
我是从5月下旬正式开始备考的。工作日晚上安排两个小时学习,坐地铁通勤的时间我也不浪费,每天额外再学习一个小时;周末时间更多,每天保持至少五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虽然备考战线拉得比较长,但关键在于每一阶段的重点不同、节奏清晰。
二、学习方式:分阶段推进,重点突破
备考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刷视频”,以了解知识体系为主,我选择1.7倍速快速过一遍。
第二阶段是重点阶段,我开始一边看原理教材,一边进行第二遍视频学习,同时开始做题。每天看20页原理书,只做历年真题,不碰模拟题。这一阶段大约持续了两个月。
第三阶段聚焦于精做题目和攻克政策文件,像《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居住区设计标准》等,这部分的内容尤其容易考超纲。实务题必须动手写,原理题要理解,法规题要结合法条查证。
做题不是简单地“做”,而是要“吃透”。真正理解题目背后的逻辑和政策依据,才是得分的保障。
三、培训选择:不盲目跟风,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
我没有报任何培训班,只是在咸鱼上买了些视频资源。个人认为一些大机构内容比较“水”,反而是一些小机构的老师讲得更细致。例如,有位讲“行政法学基础”的老师让我印象深刻,只是现在记不清名字了。
四、个人建议:重计划、重理解、不轻敌
几点心得总结如下:
1)一定要制定清晰计划,规划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
2)原理教材非常重要,不能忽视。
3)多看政策文件,尤其是与实务紧密相关的部分。
4)实务题一定要动手写,不写就永远不会。
千万不要相信机构说“什么不考”——我见过太多“打脸”的案例,比如很多机构说“行政法学不会考”,但2020年、2023年都考了。
最后,愿每一位备考注册规划师的朋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坚持到底,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