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在无锡召开2025年全省交通建设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发布了多项重要议题,其中一项关键举措是启动公路建设领域勘察设计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执业试点,标志着江苏在交通工程质量控制与技术人才管理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试点明确了执业岗位与注册资格的分级要求。针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项目负责人必须具备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资格,并要求在路线、路基、路面、互通立交四大专业中,至少有两个由注册工程师担任。二级公路工程要求项目负责人及至少一个核心专业配备注册工程师,而三级和四级公路工程则不强制要求注册资格。这种分级分类的执业制度,体现了“分类管理、精准要求”的原则。
在执业范围和职责方面,注册工程师职责覆盖广泛,包括道路工程勘测设计、技术咨询、项目管理等七大类业务。更关键的是,注册工程师必须全程参与设计文件的技术审查与质量把控工作,并对所有签章文件的技术合规性与安全性承担直接责任。这不仅提升了设计质量,也强化了责任落实。
为确保文件权威性和安全性,试点明确了关键文件的签章流程。所有设计文件在生效前,必须由注册工程师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若遇重大技术调整,需开展专项校审。已签章文件如需修改,需原注册工程师确认,特殊情况下由其他注册工程师签字并承担相应责任。这一规定有效防范了“挂名设计”“无责签章”等行业乱象。
此外,根据《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建市[2007]86号)附件2-14的要求,试点还对路线、路基、路面、互通立交等专业的注册工程师配备标准作出了明确界定,保障项目团队的专业水平和资质匹配。
本次试点的实施时间安排分为三个阶段:2025年3月完成部署动员;4月至11月为组织实施阶段;12月进行总结提升,全面评估试点效果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
江苏此举是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提升交通工程设计水平的重要尝试,为全国交通工程设计执业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经验。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江苏公路建设质量与安全水平有望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