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 推行工程总承包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面部署在甘肃省行政区域内加快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实施。这一举措不仅响应了国家推动工程建设组织方式改革的号召,更有助于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推动本地建筑业转型升级。
一、政府投资项目带头推行**,装配式建筑优先采用
《通知》明确指出,政府投资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应率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装配式建筑项目,在没有特殊情况的前提下,原则上必须采用工程总承包形式。这种方式通过将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一体化管理,有助于实现建设周期压缩、资源高效配置和质量有效控制。
二、管理流程标准化,强化工程总承包单位责任
为适应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要求,《通知》进一步优化和标准化了相关技术和管理文件。未来在施工图审查合格书、竣工验收备案登记表等关键表单中,将统一增设“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工程总承包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等栏目。这一调整不仅有助于明晰总承包单位的法律责任,也强化了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可追溯性,有利于监管部门有效开展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工作。
三、鼓励“双资质”融合,推动企业全链条能力建设
《通知》尤其重视本省工程总承包资源的培育和提升。在资质方面,甘肃省鼓励具备设计资质的单位扩展施工资质,反之亦然,实现设计与施工的双向融合:
1.设计单位方面:凡已具有工程设计行业乙级及以上资质,或建筑工程专业乙级及以上资质的单位,可直接申请相应类别的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
2.施工单位方面:已具备施工总承包二级及以上资质的企业,也被鼓励申办相应类别的工程设计乙级资质。
这样的政策安排不仅降低了企业拓展业务链条的门槛,也为更多本地企业迈入工程总承包领域提供了制度便利。
四、工程业绩互通,拓展申报空间
《通知》还明确,企业已完成的相应规模的工程总承包项目,其业绩可以用于申报设计类或施工类资质。这意味着,工程总承包的实践成果将成为企业拓展资质的重要支撑,鼓励企业不断积累实战经验,逐步成长为具有综合实力的一体化建设服务商。
五、深化改革,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通知》的出台,不仅是在政策层面明确了工程总承包在甘肃省的发展方向,也释放出政府推动建筑行业组织模式改革的强烈信号。随着**模式的深入推进,未来甘肃省建筑业有望涌现一批拥有“设计+施工”双资质、具备全过程管理能力的优秀企业,在更多重点工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工程总承包不是简单的“承包”,而是一次建筑业管理理念与能力体系的全面升级。甘肃省此次政策出台为地方建筑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于本省设计院、施工单位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唯有主动转型、协同发展,才能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