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住建厅发布了一份重磅通知,彻底打破了原有建筑资质延续的“舒适区”,尤其对企业人员社保、年龄结构、技术负责人的业绩等要求进行了大幅调整。此轮新规,将从2025年开始全面实施,全国范围很可能陆续跟进。
如果你是企业老板、资质专员、技术负责人,以下内容必须重视!不整改,不优化,企业资质可能将面临作废的严重后果!
一、5年资质延续:不再考核业绩,但“人员+社保”查得更严!
新政带来一个利好:资质延续不再考核工程业绩,这无疑是许多企业松了一口气。但别高兴太早,因为“查人”才是新的重点。
两大红线不可触碰:
1. 注册人员社保必须100%匹配:
注册建造师、专业技术负责人等关键岗位人员,必须由本企业缴纳社保;
系统联网核查,挂靠、兼职、社保代缴一律视为无效;
退休人员将彻底“退场”——无论新办、增项还是延续,统统不得再使用返聘退休人员!
2. 年龄限制统一:
所有用于资质延续的技术人员、注册人员,年龄不得超过60岁;
即便只差一天达到61岁,也将被系统直接判定为无效!
**提醒:**职称人员和技术工人虽然仍实行承诺制,但一经查出造假,将被拉入黑名单,企业三年内不得重新申报!
二、资质标准全面洗牌:二级资质“降维打击”,小企业有机会!
自2024年起,资质申请、增项、延续的门槛规则也做出了重大调整。
新标准要点如下:
1.技术负责人、净资产仍按原二级标准执行;
2.其他人员指标“降级”对待,参考三级标准!
这意味着:“看上去是二级资质,其实执行的是‘二级壳、三级要求’的思路。”
以建筑工程总承包二级为例,申请条件如下:
1.净资产 ≥ 4000万元;
2.注册建造师 ≥ 5人(其中建筑专业 ≥ 4人);
3.技术负责人须具备:≥ 8年行业经验;高级职称或一级建造师;2项真实有效的二级工程业绩;
4.中级工 ≥ 30人;
5.所有人员社保必须由本单位缴纳,信息一致!
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冲刺资质晋升的好机会,但对“大而虚”的企业,是一次清洗与淘汰。
三、最后一年自救期:2025年6月30日是最后申报节点!
针对2024年1月1日后主动放弃、注销资质的企业,住建厅给出最后一次机会——
可在2025年6月30日前,通过“补充延续”渠道重新整改申报!
错过这个时间节点,企业原有资质将彻底失效、无法恢复。
整改三大重点:
1.清理退休/超龄/断缴社保人员;
2.补强技术负责人真实业绩支撑;
3.系统报送准确无误,严防信息错填!
注意:贵州地区使用“建筑施工劳务系统”,其他省市需密切关注本地住建平台的更新与通知!
四、劳务企业迎来大变革:审批制→备案制,全面取消工种分类!
这也是一项重大政策转向,对劳务企业影响巨大。
新规要点如下:
1.审批改为备案制:流程更简,但数据联网,监管更严;
2.取消工种划分:原先“模板工”“钢筋工”等工种限制一并取消;
备案换证时间表:2023年底前:可换发不分工种的资质;2024年底前:必须完成备案制换证,否则资质将作废!
建议:尽早完成备案换证,年底系统高峰期或将“挤爆”,影响企业申报进度!
五、防踩雷!典型案例+避坑指南汇总
【真实案例警示】:
案例一:企业用退休高级工程师做技术负责人,延续申请直接被拒;
案例二:注册建造师社保缴在“子公司”,单位信息不一致,系统秒打红;
案例三:技术负责人业绩材料造假,被拉入黑名单,三年内不得重新申报资质!
【避坑三步走】:
社保自查:核实所有资质人员的社保单位、连续缴纳时间(建议≥3个月);
年龄筛查:筛出所有59岁以上员工,提前安排替换;
业绩备档:技术负责人项目业绩留档,合同、验收单、项目照片、结算报告等留痕!
六、企业行动清单:立即执行!
为确保2025年前顺利通过资质延续,企业应立刻开展以下工作:
✅ 梳理公司所有注册人员社保信息,确认真实性与一致性;
✅ 筛查退休、即将退休和年龄临界人员,及时更新名册;
✅ 检查技术负责人项目业绩材料,确保业绩真实有效可追溯;
✅ 准备申请平台的系统培训或资料填报指南,避免低级失误;
✅ 完成劳务备案换证工作,争取不拖到2024年底高峰期;
资质是企业的“命根子”,别让新规成为“绊脚石”
建筑企业的竞争,不仅在项目上,也在资质和合规上。此次政策调整,虽然短期内带来压力,但也为合规、专业、稳健运营的企业打开了发展通道。
主动整改、合规经营、提前行动,才是应对新规的唯一出路。别等到系统“锁死”、资质“清零”,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