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筑行业的监管日趋严格,住建部针对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也在不断强化。自年后“四库一平台”新增“动态核查”功能以来,市场上对这一新规的实际执行情况始终抱有疑问。然而,最近的动态核查行动终于揭开了序幕,主要针对特级和一级资质的建筑企业,部分企业已经因建造师人数不足被标记为异常。
为了验证这一核查的实际进展,我进行了详细的查询。首先,在“四库一平台”中,我筛选了“建筑总承包一级资质”的“合肥企业”,但发现即便一些企业没有配备任何建造师,也未被标记异常。这表明合肥地区尚未开始动态核查。然而,当我调整筛选条件至“建筑总承包一级资质”的“四川成都企业”时,情况便截然不同。我查询到的第一家企业便被标记为资质异常,进一步查看发现,其一建房建仅有6人,一建机电仅1人,远低于规定的最低要求(分别为12人和3人)。因此,该企业被标记异常是符合规定的。
此次动态核查的整改期限为三个月,即3月19日被标注的企业,必须在6月19日前完成整改。对于企业而言,这意味着短时间内需要迅速补充建造师人数,否则资质可能受到影响。
建造师的市场机会
对于持有建造师证书的人而言,此次动态核查无疑是一个市场机遇。企业被标记异常后,急需补充符合要求的建造师,因此,建造师可以通过精准筛选企业来寻找需求目标。具体步骤如下:
1.在“四库一平台”中筛选所在地的建筑企业,关注被标记异常的公司。
2.查看企业的建造师人数,如果只是略低于资质标准,通常是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或人员变动所致,仍有合作可能。
3.对于完全没有建造师的企业需格外谨慎,避免与“空壳公司”合作,以防企业因资质问题倒闭,导致证书挂靠费被拖欠。
如何识别安全可靠的企业?
当前,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正在加剧,市场上已有众多企业破产甚至彻底退出。例如,曾在合肥较具影响力的“合肥建工”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这也反映出建筑行业整体风险的不断扩大。
在选择合作企业时,除了查看建造师配备情况,还需进一步调查企业的经营状况,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查询企业资质:确保企业仍在正常投标、承揽项目,具备稳定的现金流。
2.使用企业查询工具(如企查查等):重点关注以下指标:
1).注册资本及实缴情况
2).社保缴纳人数
3).投标频率
4).是否有重大法律纠纷
5).地址变更次数(过于频繁可能存在问题)
6).股东变更情况
7).是否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8).法人代表是否存在异常
如果企业符合上述条件或仅有小额法律纠纷,可认为其经营状况较为稳定。此时,可通过专业平台或直接联系企业,进行证书挂靠的洽谈。
资质动态核查的影响
住建部的这次行动,表明了未来动态核查将成为常态,长期来看,将促进行业的优化。其主要影响如下:
1.清理空壳公司:迫使缺乏实际运营能力的企业退出市场,降低低价恶性竞争的现象。
2.促进企业合规运营:企业必须按规定配备建造师,无法再钻监管漏洞。
3.提高建造师价值:随着企业需求上升,持有建造师证书的人员在市场中的地位将提高。
4.减少市场总需求:由于部分小型企业退出,整体对建造师的需求可能有所降低。
未来的发展方向
面对新的市场变化,建造师应当提升自身竞争力,以适应行业需求的变化。未来,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将是:
1.持有多个专业建造师证书(如一建房建+一建机电)
2.拥有中高级职称
3.具备项目业绩
4.能够提供综合性技术支持的复合型人才
总体来看,资质动态核查的实施,既给建造师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市场将逐步向合规化、高质量发展,建造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价值,才能在未来的行业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