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住建部门公布了最新一批违规挂证人员名单,涉及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工程师等多个职业,共计2138人。此次名单中的人员主要因社保问题被锁定,包括社保不唯一或者未缴社保的情况。对于这些被列入名单的人员,当前政策规定不允许主动注销或重新注册,必须等待相关部门的核查,并配合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果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证明未进行挂靠行为,相关证书将面临无限期锁定的风险。
证书被锁的主要原因
目前,全国多个省份均出现类似情况,涉及范围广泛。其中,山东省的违规挂证情况尤为严重,而陕西、河北、天津、山东等地均对证书管理加强了监管。证书被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 社保不唯一,导致注册比对失败
部分建造师在多个省份存在社保记录,即在证书注册企业所在省份缴纳社保的同时,在其他省份仍有社保记录。这种情况下,如果相关系统进行数据联网比对,便会发现该人员存在多地社保,导致证书被锁。尽管部分地区目前社保系统未完全联网,但随着监管的强化,这类情况仍然存在较大风险。
2. 证书到期后未及时转注,企业停缴社保
部分建造师在证书到期后,未能找到新的注册单位,而原注册企业已经停止为其缴纳社保,导致社保与注册单位不匹配。这种情况下,系统检测到社保记录异常,证书可能会被锁定,影响后续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证书被锁的现象并非近期才出现。早在2019年,北京便率先实施严格的证书监管政策,导致部分人员的证书被锁至今未解。因此,对于已被锁定的证书,如何解锁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证书被锁后如何解锁?
目前,官方给出的解锁建议是:
1.提供注册企业的工资流水或打卡记录,证明在该单位实际从事相关工作,并非挂靠。
2..线下提交相关材料,配合住建厅进行审核。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被锁证人员难以提供真实的工资流水或打卡记录,因为很多人本身确实存在证书挂靠行为。因此,目前尚未有人成功通过官方渠道解锁证书。
企业方面也面临困境。被锁证书的大量存在,使得企业难以补充新的持证人员,尤其在证书需求旺盛的行业,这可能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因此,未来企业可能会与相关部门协商,探讨合理的解决方案,而非让证书长期处于锁定状态。
对唯一社保持有者的影响
对于那些一直保持唯一社保的持证人员来说,此次严查反而带来了利好。随着市场上可用证书的减少,合规持证人员的市场价值可能进一步提升,证书价格或将上涨。随着各地证书管理趋严,未来挂靠现象会大幅减少,企业只能依靠真实的持证人员填补需求,从而增加了唯一社保人员的竞争力。
谨防骗局,理性应对
每当行业监管趋严,总会有不法分子趁机兜售“解锁服务”,声称可以通过内部渠道解锁证书,并收取高额费用。然而,鉴于当前的政策严格程度,这类“解锁”几乎不可能成功,更多是以骗取钱财为目的。因此,广大持证人员需保持理性,避免上当受骗。
如何规避证书被锁的风险?
1.确保社保唯一性:在证书注册的企业正常缴纳社保,避免在其他省份同时缴纳社保。
2.及时转注:如果证书到期,应尽快寻找新的注册单位,避免社保记录断档或不匹配。
3.保持合规执业:不要参与证书挂靠,以免在政策收紧时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4.关注政策动态:随时留意住建部门的最新通知,确保自身执业符合规定。
此次天津公布违规挂证人员名单,标志着住建系统对证书管理的进一步收紧,全国多个地区也将陆续加强监管。对于持证人员而言,合规执业是唯一可持续的道路。随着社保联网范围的扩大,未来证书挂靠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因此,持证人员应尽早调整职业规划,确保证书的合规使用,以免影响自身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