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住建厅针对建筑行业挂证问题展开全面排查,查出涉及社保不唯一的建造师证书数量超过10万本,其中包括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等。这次查处行动的具体处罚措施尚未公布,但已引起行业内的广泛关注。
挂证问题严峻,行业现状堪忧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湖北省共有7389家建筑企业,其中具备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不足100家,占比不到1%;一级资质企业约占20%,其余大多数为二、三级资质及专业承包企业,如装饰装修、建筑幕墙等。这些企业对建造师的需求相对较低,仅需3-5人,但本次查出的违规证书数量却超过10万,足见挂证现象之普遍。
各省查处情况及治理措施
浙江省早在前几年已建立健全查处机制,通过电子监管平台,全国联网对社保缴纳情况进行比对,凡是查到社保不唯一的证书,将直接锁定,禁止在浙江省内注册。这一举措有效堵死了挂证漏洞,对其他省份的治理具有示范作用。
住建部于2023年7月底发布《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违规挂证行为专项治理的通知》,并在同年11月至2024年2月开展排查处理。然而,一些省份在2月底前并未公布挂证名单,使人误以为此项治理已趋于缓和。但近期,包括湖北在内的多个省份相继公布调查结果,表明治理工作仍在持续推进。
湖北省的治理手段升级
湖北省住建厅正不断完善建筑行业的监管体系,主要措施包括:
1.建立数据交互对比机制:定期对注册信息、社保缴纳、公积金缴存、智慧工地考勤、企业资质等数据进行比对。
2.推广“智慧工地”考勤系统:若人员在A公司项目地打卡,但社保缴纳单位为B公司,或在B公司缴纳唯一社保却未实际出现在工地现场,将被认定为挂证行为。
3.社保与实际单位匹配审查:对于个体经营者或不缴纳社保的职业(如保安、理发师、服务员等),如何界定其是否属于挂证仍是一个难题,监管部门或将采取进一步措施。
未来趋势及行业影响
此次湖北查出的10万余本违规证书,预计将对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和企业造成深远影响:
1.企业资质受影响:大量挂证人员被清理,部分企业可能因建造师数量不足而资质降级。
2.市场需求变化:真正有经验、符合要求的建造师将更加抢手,薪资待遇或有所提升。
3.监管力度加大:未来,各地住建部门可能会进一步加强跨区域信息共享,全国联网治理挂证,类似浙江的电子监管平台或将推广。
对于持证人而言,依赖挂证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持证但未实际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应尽早调整规划,选择合法合规的职业发展路径。建筑行业的管理正逐步走向精细化,侥幸心理不再可取,合规经营才是长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