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机电增项的价值:在行业下行中寻找生存之道
更新于:2025-03-06 人气:4565

图怪兽_人物介绍蓝色摄影宣传营销公众号首图.jpg


最近在备考**一级建造师(机电增项)**的过程中,身边不少朋友都向我表达了类似的疑问:“你都已经有一张一建证书了,为什么还要拼命考增项?现在行业形势这么差,考证真的有用吗?”他们的观点也许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当前建筑行业不景气,一级建造师证书的实际收益并不高,甚至可以说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如果只从短期经济收益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以我所在的单位为例,目前持有一建证书的员工,每月的补贴仅为800元,而增项证书的补贴更是只有500元。考虑到备考所需的时间、精力以及学习成本,这样的回报确实显得微不足道。这样一来,许多人都会产生疑问:既然考过一建证书并不能带来显著的经济回报,那为什么还要费尽心力去考?


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一建证书的价值绝不仅仅体现在眼前的经济收益上,而是与未来的职业发展、行业生存竞争以及个人职业规划息息相关。


行业下行已成定局,危机感必须提前建立

不可否认的是,建筑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近年来,由于行业的高负债、投资放缓、新开工项目减少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建筑行业的市场需求急剧下降。与此同时,过去十几年行业高速发展所吸引的大量从业者,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


我们已经能明显感受到,失业潮正在席卷建筑行业,且这种情况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缓解。企业裁员、停工、降薪的现象比比皆是,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施工员、项目经理甚至都在“赋闲在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机会。随着市场进一步萎缩,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很可能是——淘汰掉一半甚至超过一半的从业者,仅保留一部分高素质、高技能的核心人员。


这种行业洗牌,听起来或许很残酷,但它正在成为事实。面对这种情况,身处行业之中的我们,唯有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才有可能在这场生存竞争中站稳脚跟。


增强竞争力,证书仍是“硬通货”

在建筑行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方式无非两种:

1.提升自身工作能力,掌握更专业的施工技术、管理经验,成为企业离不开的人才。

2.考取证书,在专业技能之外,获取职业资格认证,提高自身市场价值。


对于普通从业者而言,除了一些“天花板”级别的证书(如岩土、结构),最具实用价值的证书莫过于一级建造师。尽管如今一建的含金量比不上十几年前,但它依然是衡量建筑行业从业者专业能力的重要门槛,尤其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拥有一建证书往往意味着更大的求职选择、更稳定的岗位保障、更长远的职业发展。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一建证书已经贬值了,考了也没什么用。”但即便如此,手里有证和没证,在找工作时的底气却完全不同。至少,如果真的面临裁员风险,拿着一建证书去当施工员,也总比失业在家强。


增项的意义:拓宽职业路径,降低被淘汰风险

已经考过一建的朋友可能会觉得,一张证书已经足够,增项似乎没有太大的必要。但在当前行业形势下,增项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增加收入,而是降低未来被淘汰的风险。


以机电增项为例,很多施工单位在市政、房建、工业厂房、能源电力等多个领域都有涉猎,而机电专业的建造师需求相对较为稳定。如果一个人手里同时拥有房建+机电或市政+机电,那他的可选择岗位和项目范围就会比只持有单一专业的人多得多,也就大大降低了被裁员或失业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很多企业在资质升级、项目投标时,都需要多专业建造师,而增项的建造师往往可以成为核心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也会更加稳固。相比之下,那些只有一张基础证书、或者完全没有证书的从业者,在市场竞争中往往会更吃亏。


结语:未雨绸缪,考证是为了更长远的未来

从短期来看,考一建、考增项的回报确实不算高,补贴可能仅仅是几百块钱,似乎很难改变现实的经济状况。但从长期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考证仍然是建筑行业从业者提升竞争力、应对行业淘汰的最佳方式之一。


在这个行业里,最终能留下来的,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不断提升自己、不断为未来做准备的人。如果未来的行业格局真的发生剧变,能保住饭碗、拥有更多职业选择权的人,一定是那些早早就准备好自己、考下了必要证书的人。


所以,尽管市场环境不好,尽管朋友们的劝说有一定道理,但我依然坚持考机电增项,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声明
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 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

首页

发布

信息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