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如往常一样,我在忙碌中穿梭于项目部和各个办公地点之间。早晨,在设计院等待签字时,我无意间看到一个朋友发的动态,心里突然陷入了沉思。动态内容是他发布的求职信息,要求职位是房建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附带着一段关于自己困境的描述。那一刻,我意识到,在当前建筑行业的环境中,挂证早已成了许多人求生的唯一选择。
我与李工曾经共事过一段时间,彼时,我们在项目中紧密合作,他是我的导师之一。在他的眼里,我是一个好学的女孩,而如今,他却因为公司裁员问题陷入了求职的困境。尽管李工有多个证书,包括一级建造师、国注证书等,依然难以摆脱经济压力的困扰。随着行业形势的变化,尤其是挂靠收入的下降,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自己和李工一样,正处于建筑行业的一个“悬崖边”。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证书的作用。对于建筑行业的从业者来说,证书就像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从事建筑工作的许多人,包括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等,往往都是通过挂证来获得职位的。然而,随着政策的逐步收紧,尤其是今年各个省份开始加强对挂证现象的查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如果挂证不再被允许,这将意味着什么?
首先,挂证背后所依赖的市场需求是庞大的。每年,二级建造师和一级建造师的考试都会吸引大量的考生报名。报名费、继续教育的费用以及各种相关的培训费用,形成了一条庞大的产业链。这些考试和培训机构的存在,支撑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如果没有了挂证的需求,很多中介机构、培训机构可能会面临倒闭的风险。而且,从地方经济的角度来看,每年的考试费用、继续教育费用等,也是一个不小的收入来源。
然而,市场的变化始终存在。如果真的没有了挂证这一需求,这些费用就会骤然消失。这样一来,地方政府也会面临一定的经济损失,相关企业和机构也会经历重大的调整。短期来看,挂证的需求并不会消失,尤其是建筑行业的基本运作方式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尽管政府开始加强对挂证的监管,但仍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措施,而是留出了调整的空间。
在这背后,挂证的存在并非没有合理性。建筑行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需要大量的专业证书作为背书,尤其是一些大型项目和高风险的工程,需要有足够资格的人来负责。而这些资格,往往就是通过证书来体现的。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但证书和挂靠这一市场运作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行业的需求,并且维持了行业的运转。
下午,我去监理公司盖章,路程较远,单程就需要70公里。在监理公司等待盖章时,突然看到两条消息。第一条是一个微信消息,内容是“好消息,福建大量企业资质升级,需聘一级二级建造师,赶紧来换钱啦。”第二条是朋友圈的消息,说“厦门单位需要二建水利方向的,年薪三万,有其他方向证书的薪资更高。”这些信息让我感到有些震惊,因为它们充分反映了目前建筑行业的现状——证书依然是进入高薪岗位的关键,而挂证的需求仍然强劲。
不禁让我想,为什么建筑行业的从业者这么依赖证书?究其根本,是因为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建筑工程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技术和管理,而这些工作必须由合格的人员来承担。证书就成为了“合格”的证明,是从业者资质的象征。无论是一级建造师,还是二级建造师,每一个证书背后,都是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然而,随着行业的变革,挂证现象也暴露出了其不小的弊端。挂证虽然解决了短期的用人问题,但也带来了资格滥用、管理松散等问题,甚至使得一些人“以证谋生”,没有实际的工作能力。
尽管如此,短期内,挂证现象仍将存在,因为它早已成为建筑行业的常态。而建筑行业内的从业者,也只能在这个灰色地带中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对于李工来说,挂证不仅是求职的捷径,也是他能够继续在建筑行业中谋得一席之地的唯一方式。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政策的收紧,挂证这一方式是否还能持续下去,仍然是个未解的谜题。
对于我们这些建筑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未来的路或许不会永远依赖证书。随着行业的规范化和市场的多元化,也许我们将迎来一个新的职业形态,证书不再是唯一的标准。而这一天,或许离我们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