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一建证书无法注册,那我考证的意义何在?”
随着11月专项整治“挂证”措施进入全面核查阶段,不少建造师对此颇感焦虑。然而,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随着整治工作的推进,各省市的态度似乎有所“转向”:部分地区推迟挂证整改期限,甚至出现如浙江住建厅发布又删除挂证名单的现象。这种“宽松化”的迹象背后,隐藏着哪些深层原因?
1. 挂证问题的规模和影响超乎想象
严查挂证固然是国家政策,但其影响范围之广却令人惊叹。例如,浙江金华和温州相继公布了疑似挂证人员名单,涉及人数分别达到1.7万和1.5万。仅两个市就有3万人,这一比例推及全省甚至全国,疑似挂证的总人数可能达到百万级别。
如果对挂证一刀切,注销所有挂证人员的证书,将给建筑企业带来毁灭性打击。资质无法满足要求、项目无法正常开展,可能导致大量企业面临倒闭。据估算,按现有挂证比例,严查甚至可能让全国1/3的建筑企业陷入困境。显然,这并非整治挂证的初衷。
2. 浙江的“柔性整治”:挂证整改有余地
正因如此,浙江住建厅在整治中采取了更“柔性”的策略。在公布疑似挂证名单后,又紧急删除,并明确指出名单仅为“疑似挂证”,限期整改即可。无法完成整改的人员仍可通过申诉和合理说明来免于处罚。这一做法无疑在传递信号:挂证整治的重点是规范化,而非一刀切式地惩罚。
这一政策导向实际上是在鼓励挂证人员和企业主动整改:补缴社保、实现人证合一,或及时注销避免深陷风险。如此一来,既达到了规范市场的目的,也避免了过度打击带来的社会和行业震荡。
3. 挂证现象的根源何在?
要理解挂证现象的普遍性,必须追溯建筑行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我国作为“基建狂魔”,在过去几十年中建筑行业高速发展,项目管理制度从西方引入,催生了一级建造师等岗位需求。然而,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多来自一线,文化水平有限,很难通过严苛的建造师考试;另一方面,企业资质和项目开展又对持证建造师数量有严格要求。面对这一矛盾,挂证作为一种“灰色”解决方案自然应运而生。
近年来,尽管建筑行业人才储备和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挂证现象依然未能根除,原因在于企业对资质和投标的双重需求:
资质要求的矛盾:企业需满足持证人员数量要求才能获得资质,但部分企业项目规模有限,实际并不需要这么多人,挂靠成了一种低成本的选择。
投标需求的压力:招投标体制下,企业要参与更多项目竞标,就需要足够的持证人员。为平衡成本与需求,挂靠再次成为解决途径。
4. 严查挂证的现实意义与未来趋势
尽管挂证现象由多重因素促成,但其弊端显而易见。全国范围内的严查行动虽然短期内难以彻底消除挂证,但至少起到了震慑作用,让挂证的行为有所收敛。整治过后,建造师证书的含金量和市场价值或将有所提升,对行业内持证人员来说是件好事。
同时,整治工作也在推动行业逐步规范化。随着人证合一要求的普及,企业不得不提高对内部人员的重视,改善招聘和培训机制。
写在最后
挂证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其背后涉及资质管理、招投标体制、建筑行业发展阶段等多层次因素。未来,全面清理挂证还需要制度上的进一步优化,比如降低资质门槛、改进项目管理机制等。
这次挂证整治虽然严厉,但并未“一刀切”。从政策层面来看,这种“严查但留有余地”的做法,或许正是为企业和从业者留下缓冲空间,引导行业向更加规范化迈进。